接觸了很多企業商學院的同仁,從中國船舶商學院、LG商學院、伊利商學院、中國移動管理學院、NOKIA商學院、藝海商學院等等,交流了很多有關商學院建設的觀點,不同公司做法不同,目前的進展不同,相比之下NOKIA的商學院建立的相對比較規范,做得比較到位。
如何來建立商學院?是不是搞一塊地,弄一撥人,掛個牌子就是商學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們可以從國外頂級商學院的建設實踐來看待商學院的建設,總結起來,商學院建設包括四個體系:
能力體系
能力體系是商學院建設的核心關注焦點,能力體系根據公司職務體系劃分進行,一般包括管理類、營銷類、研發類、生產類、服務提供類等,具體要根據公司的整體經營策略和行業特點進行。
能力體系需要進行系統規劃,能力體系的梳理主要是通過組織職位體系建設進行,對各類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目標進行系統研究,明確公司需要的能力要求,進而形成公司的課程規劃。
在實踐中,規劃能力體系不是一般的商學院負責人能夠解決的,也不是一般的HR能夠解決的,最了解公司所需能力的人一定是對公司運營規則和成功要素理解的最透徹的人,一般是公司的老板或者高級經理,HR起到的主要是項目發動、梳理整合工作。
課程體系
如果一個商學院沒有完整的課程體系,沒有按照不同的職務類別,員工的職務等級遞進設計課程,只是靠引入外部資源去進行授課,那么這個商學院是初級的,換句話說不能稱之為商學院,商學院的第一個要點就是“商業價值研究”,進而形成公司標準課程體系,這點麥當勞、NOKIA做得都比較好。
課程規劃要由公司各個業務部門的高級總監或者副總裁組織進行,課程規劃的前提就是能力規劃,要明確各類課程的分類、名稱、適用崗位、課時計劃等等。課程規劃的輸出結果就是每個崗位在不同階段所要上的課程清單,在臺灣企業里面叫訓練護照。
課程體系的第二個核心內容就是建立內部的課程開發機制,要組織內部專兼職講師進行系統的課程開發,規范各類課程的標準和內容,明確各個課程授課方式。課程開發機制則是公司能力梳理的過程,這也是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商學院的短板!
課程體系的輸出結果就是公司基于各個崗位的課程體系,同時輸出各個單個課程的標準大綱、講義、講師手冊、評估方案及行動手冊等等。
講師體系
無論是建立專兼職講師隊伍,都必須明確講師選拔標準、流程,明確課程養成的技巧和認證方法,同時明確講師激勵、考核、等級評定辦法。
講師是企業商學院的核心,必須要將講師和課程開發連接到一起,否則沒有意義?,F在很多公司只是做了一大堆的TTT培訓,效果不好,分析原因主要就是沒有和課程開發掛到一起。
培訓實施體系
這個相對比較簡單,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有效組織上課,專業一點就是做好課程支持,同時還必須做好課堂上的評估,能夠提出不斷改進意見。
培訓實施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轉變“囚徒型”和“度假型”學員的學習動機,同時建立良好的培訓評估機制,至少要解決二級評估問題。
同時商學院建設也需要二個保障:
領導重視及經費投入
沒有領導的重視,特別是老板的重視,商學院不會長久,可能有個好的院長能夠做的不錯,但是如果換個一般的人來做,那么可能一事無成。
領導重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領導是不是打心眼里認可培訓的重要性,愿意講課、愿意在培訓上投入資源;另外一個比較直接,就是是否愿意花錢,一個不想花錢的商學院結果肯定是失敗的,空有一個名字。因為日常運營和前期開發是需要一定的投入的。
組織保障
有的企業商學院只有一個專職人員或者幾個專職人員,這樣的商學院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很多工作,只能走到哪算到哪,做好商學院一定要在人力上提供保障,要建立相關的團隊,特別是課程開發團隊和講師團隊,沒有這些基礎,很多想法只是“空中樓閣”,不能落地。
來源:百度文庫 文/劉建華 (HR Bar人力資源學院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