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新聞網
原貴生是山西省河津市龍門村黨總支書記,1996年上任。22年前,龍門村遭遇泥石流,村民受災嚴重。原貴生放棄了個人經商致富的機會,決定為村里盡點力。
龍門村當時有3600多口人,靠在僅有的1700畝耕地上種莊稼很難富起來。有經商經驗的原貴生開始引進企業,靠在村里發展建材等集體企業解決老百姓的就業問題。原貴生還鼓勵村民按個人能力投錢在企業入股,每年享受分紅?,F在,不僅村民的生活改善了,村集體經濟也突破了1.2億元。
為群眾服務 首先要管好自己
現在的龍門村,已經發展成了生態優美、共同富裕的“全國文明村”,靠著種植、工業、旅游等不同的產業項目,集體資產累積達15億元,人均年純收入2.7萬元,原貴生也成了村民們最貼心的人。
發展初期,原貴生就定了一條規矩: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干。河津市清澗街道辦龍門村黨委副書記原淑英說:“龍門村一直執行的就是‘四議兩公開’,清楚、明白、直觀,不僅杜絕了‘一言堂’現象,更減少了大事的決策失誤?!?/span>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多年來,龍門村開工建設的所有項目,沒有一次失誤過,也沒有一項因不符合規定而引起群眾不滿。
在龍門村做任何事,“讓民知情”是首要的環節。每一個工程竣工后,分管干部都要在電視上向村民作詳細的匯報,每年年底全部財務收支分配情況也要張榜公布。所有的黨務、村務、財務、廠務全部在電視上公開向村民交賬。
“替群眾辦事,是為群眾服務,就應該讓群眾明白。”這只是原貴生用行動履行黨旗下的錚錚誓言的一個縮影。原貴生說:“只要干部能夠管好自己,管好家人,老百姓自然就會跟著你走。許多事不好做,難就難在領導干部在制度面前不能做到一視同仁?!?/span>
打造綠色百年企業是新目標
“打造像同仁堂、全聚德一樣的百年老店?!边@是原貴生給自己定的新目標。
但是,什么樣的企業才能發展成百年老店?通過多年的實踐,原貴生認為那就是“低碳、循環、綠色”的科學發展。
想想改革開放初期,全國范圍內出現了能源、原材料、運力緊張的局面,尤其是作為主要工業原料的煤炭、焦炭市場空前火熱。一時間,出焦的,拉煤的,運炭的……人們來來往往忙作一團。
“從那個時候,原書記就意識到,要發展就得上檔次、上規模?!闭驹诟蓛簟⒄麧?,幾乎“不見煤”的園區內,龍門集團總經理原新力介紹。現在龍門都是環保焦爐,水泥廠也采用新技術,已經形成了煤焦化、精細炭黑、發電、建材、鐵路發運、房地產、旅游7大支柱產業。而且模式也從原來的“四輪驅動”轉為“多輪驅動”,除集體經濟、股份制經濟、聯戶經濟和個體經濟外,還新增加了混合經濟模式。
然而,打造百年企業,除了項目之外,還需要人才、人力。原貴生定的標準是:“進了龍門村,都是龍門人,可以充分享受到住房、醫療、教育等福利。”
為百年企業鋪路,原貴生又瞄上了龍門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紅軍東征紀念館、禹門口明清一條街、龍門古井、黃河韻味、鯉魚躍龍門傳說等等,這些都將是龍門經濟新一輪騰飛的絕佳條件。
原貴生說:“黨的十九大就要召開了,龍門人一定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走好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路子,用實際行動為黨的十九大獻禮?!?/span>
讓村民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在原貴生心里,讓龍門村人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不僅僅是提高收入,發放福利,還要發展社會事業、提高自身素質、改變生活方式等等。
“龍門人要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口袋鼓囊囊,精神亮堂堂?!痹F生說。
發展中的龍門村也有過文化生活貧乏的狀態。作為龍門村宣傳委員的原建發頗有感觸:“那個時候,一些村民開始講排場,影響著龍門村整體文明素質的提高。”
對此,“精明”的原貴生不僅把腦子放在發展經濟上,還把心思用在文化建設上。
隨著龍門村的圖書館、警示教育館、民俗博物館、展覽館、文化館紛紛落成,黃河景觀區和禹門口公園也修繕一新?!坝布庇辛耍败浖币驳酶?,評文明戶、訂村規民約、組織文藝活動、開展各種競賽、邀請文藝團體演出、開展講座……隨之,龍門村的新風尚、新風氣、新理念也在不斷樹立。
“不但要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還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每個人都活得充實,活得有價值?!痹F生的這一步,把龍門村向更高標準的小康推進。
在龍門村,北靠荒山南靠灘,西臨黃河沒有川。企業發展起來后,原貴生仍定下標準“再富也要把地種好?!?/span>
龍門村的村民種地是輕松的,聯合收割機、滅茬機、旋耕犁等農機設備齊全;農藥費、澆地水電費全部免收。統一耕種、統一收獲、統一加工,把麥子送到糧油站,記到賬上,用的時候刷卡就行。原建發說,“這才是上班種地兩不耽誤?!?/span>
坐在龍門村的街心公園,四周是32棟居民住宅樓,樓下商店門口是聊天說笑的人們,花園里亭臺樓閣、綠樹成蔭,各種景色交相輝映。儼然一副城里人的景象!